close
195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決定必須擁有自己的全球空中情資偵蒐能力的工具。中情局派出一個小組及美國空軍軍官,與海軍官員會面,並協商購買7架新式P2V-7海王星。海王星之所以讓中情局合意是因為其可信賴以及經過實際任務運用驗證的飛機,同時也能利用遍布全球的海軍後勤設施。同時也希望這7架中情局海王星能在遍佈全球的大量海軍海王星中魚目混珠不受注目。不過中情局也知道如果這些飛機在執行秘密任務如有損失,必須編造出一個可信的掩護謊言。不幸,美國海軍拒絕承擔成為受批判的主力,中情局的海王星間諜機不能使用海軍的徽誌,同時也不得在海軍的掩護下運作。雖然中情局嘗試驗證其他適合的飛機,他們最後終於達成結論,必須在沒有海軍塗裝上尋求其他操作海王星的方法。
在『櫻桃計畫』的代號下(稍後更名為『野櫻桃計畫』),7架海王星在洛克希德野鼬工廠設施裡秘密建造了。飛機被賦予標準的生產序號與海軍局號,卻由空軍正式接收。洛克希德給予其P2V-7U的型號,分別為:
合約編號 | 建造編號 | 局號 | 空軍序號 | 交機日期 |
52-983 | 7047 | 135612 | 54-4037 | 1955.11 |
54-684 | 7097 | 140438 | 54-4038 | 1957.04 |
7099 | 140440 | 54-4039 | 1957.04 | |
7101 | 140442 | 54-4040 | 1957.06 | |
7105 | 141233 | 54-4041 | 1957.06 | |
7103 | 141231 | 54-4042 | 1957.06 | |
726-7021? | ? | 135564? | 54-4043 |
而空軍卻給予這7架海王星RB-69A的特殊型號,並對外宣稱是無線電訓練機。RB-69A在交給空軍時,整個機身是採用海軍制式的海藍色塗裝。
由於資金不足,所以RB-69A計畫的成本是由中情局各部門供應資金,也因此各部門都覺得他們有權力將他們特殊設備裝到飛機上。所以很快這些飛機都超過其設計酬載上限,因此特殊設備的製造商被要求將裝置重新設計成模組化。這意味著沒有兩架飛機是長得一樣的,不過這也代表他們能更輕易配置於特種任務。
7架RB-69A中,有兩架送到西德的威斯巴登空軍基(Wiesbaden AFB),執行對東德、捷克等華沙公約組織的共黨鐵幕的間諜任務。其他五架則從1958年開始交給中華民國空軍使用。由於這批RB-69A是由駐台『美國海軍後勤通訊中心』(NACC)居間協調,所以沿用海軍P2V-7U來稱呼,其中U為〝utility〞的字頭,隱藏真正用途的企圖,不言可喻。在歐洲RB-69A的偵察任務,由於政治的敏感性,僅在國境邊緣上空飛行,利用機身本身的傾斜進行偵照、電子訊號蒐集或空投心戰傳單。在共黨集團引進地對空飛彈,以及1960年3月1日包爾斯 (Francis Gary Powers)上尉的U-2C在俄國境內遭飛彈擊落事件之後,威斯巴豋的RB-69A任務也在1963年告終。隨後這兩架RB-9A也來到了台灣!
運交台灣的P2V-7U事先已除去機身上的徽誌和序號,只在垂直尾翼上安裝一個插片座,每次飛行才臨時插入機號牌,希望藉此混淆外界對其數量和動向的了解。目前已知空軍至少使用過5005、5050、5055、5060及5066等機號牌。
與西德的偵察任務不同,台灣採取大膽的方式,直接進入中國大陸境內。卅四中隊的P2V-7U在晚上起飛執行任務,飛入中國大陸後均維持在一千呎以下的低空飛行。P2V-7U的任務,主要在蒐集中共的電子訊號情報,有時也撒些心戰傳單與空投敵後工作人員。雖然P2V-7U的活動由CIA在台機構『西方公司』策劃支援,但真正出生入死的卻是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例如卅四中隊就曾應美國要求,飛至大陸東北地區蒐集情報,而為了執行這種長程任務,P2V-7U必須先在韓國群山美軍K8空軍基地過境。
面對國軍如入無人之境地偵察,中共航空部隊也絞盡腦汁想辦法擊落P2V-7U;像利用續航力較長的TU-4轟炸機(俄版B-29)搭載強力雷達追蹤;或以Il-28轟炸機投下照明彈,再以米格十七戰機進行攻擊。P2V-7U配備有地形規避雷達,側視雷達、都卜勒導航雷達;部分P2V-7U在兩主翼下共掛載四枚AIM-9B響尾蛇空對空飛彈,美國海軍在1956年才開始使用這種飛彈;據報告指出這些P2V-7U雖曾配掛這種追熱飛彈,但卻未曾使用過。不過1964年在山東萊陽被中共擊落的殘骸發現有響尾蛇飛彈看來,台灣的P2V-7U也曾配掛響尾蛇飛彈執勤。
面對米格機的追擊,P2V-7U通常是以低空低速來躲避,P2V-7U的深海藍塗裝很巧妙地融入暗夜中,這種與天氣背景融為一體的效果顯著,也使得有些報告誤稱P2V-7U是漆上執行秘密任務飛機常見的黑色。至少有兩架中共米格機因低空追擊撞山失事。
P2V-7U在服役的8年間的,共損失5架並造成68名人員殉職,歷次失事殉職機組人員名單如下:
時間 | 機號 | 地點 | 傷亡人員級職姓名 | 原因 |
1960.03.25 | ? | 南韓烏蘇山 | 上校機長殷延珊、中校飛行官朱玉銘、少校飛行官梁燕生、中校領航官柳肇純、上尉領航官陳光宇、中尉領航官孫大陸、少校電子官李澤林、上尉電子官劉抑強、上尉電子官夏福瀛、少校通信官楊桂宸、機械員姚邦熹士官長、通信官李自民士官長、上兵空投員邢漢章、上兵空投員黃勳,共14人 | 偏航撞山 |
1961.11.06 | ? | 大連 | 中校副組長葉霖、少校飛行官尹金鼎、少校飛行官蔡文韜、少校領航官南萍、上尉領航官岳昌孝、少校情報官陳昌惠、少校通信官李惠、少校電子官張桂圃、上尉電子官朱振三、上尉電子官陳昌文、空投士梁偉鵬士官長、空投士程度士官長、上士空投士周迺鵬,共13人 | 高砲擊落 |
1962.01.09 | ? | 朝鮮灣 | 上校隊長郭統德、少校飛行官崔傑石、少校飛行官梁如年、少校通信官楊文成、少校領航官李滌塵、上尉領航官劉敬賢、上尉領航官鍾熾藩、少校電子官喻經國、少校電子官虞祖培、上尉電子官張漢生、機工長薛洪吉士官長、上兵空投兵攷振芬、上兵空投兵高銓,共13人 | 失聯,研判墬海 |
1963.06.19 | 5070 | 江西省臨川縣 | 中校作戰長周以栗、少校飛行官陳元諱、上尉飛行官黃繼鑫、少校電子官馮成義、少校電子官黃克成、上尉電子官薛登舉、少校領航官李文駿、上尉領航官王守信、中尉領航官傅永練、少尉領航官汪洽、上尉通信官卞大存、上士機工長彭家駒、空投士程克勤士官長、上士空投士楊思隆,共14人 | 中共空軍24師夜航獨立大隊副大隊長王文禮駕駛米格17PF擊落 |
1964.06.11 | 5060 | 山東省栖霞縣 | 中校組長孫以晨、中校飛行官葛光遼、少校飛行官蕭建高、中校領航官古可模、少校領航官歐陽可儉、少校領航官徐啟信、中校電子官邱玉鉉、少校電子官何家卓、少校電子官曾德成、中校通信官汪鴻鈞、上尉通信官陶有幹、機工長丁菊湘士官長、空運士彭才源士官長、下士空運士張治君,共14人 | 中共海航4師陳根發駕駛米格15bis擊落 |
而共軍在攔截追擊RB-69A也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根據林虎司令員的回憶錄,以追擊5060號機為例,1960年10月21日,廣東興寧機場起飛的空九師中隊長張漢民就駕米格17PF,在射擊後撞山殉職;1960年11月19日當天更是有兩架TU-2P(分別為尚德贊、晁中學、杜炳良、邱亞興;以及趙永壽、王秀玉、唐路義、劉建強)先後追擊5060號撞山,全員殉職!
實機照片
攝於美國佛羅里達州艾格林空軍基地(Eglin AFB, Florida)的首架RB-69A,全機漆上海軍標準的海藍色塗裝,以掩飾中情局的真正任務,背景有美國空軍的B-47E(照片來自美國空軍)
同樣攝於艾格林空軍基地的RB-69A一號機,請注意機尾的磁性異常偵測器(MAD)已經移除而改以電子設備取代(照片來自美國國家檔案局)
攝於艾格林空軍基地的RB-69A一號機的正後方照,RB-69A於地面停機時一般都將襟翼與炸彈艙門放下(照片來自美國國家檔案局)
1967年2月17日攝於加州阿拉梅達海軍航空站(Alameda NAS, Califoria)的P-2H,很明顯地這是一架美國空軍使用的RB-69A,派駐在日本執行蘇聯北方海岸線的偵察任務。不過航空史研究會成員賴國瑞先生卻認為這架RB-69A應該是國軍34隊使用最後倖存並歸還美國的兩架之一(請參見 CAF 航空-Aviation-Koku 部落格-Blog-ブログ-中華民國空軍最後的RB-69A使用機 ),請注意翼下渦輪噴射發動機外側有一個響尾蛇飛彈掛架,同時與上面一號機對照,可發現炸彈艙前方取消了大型雷達罩,同時尾椼上面多出一個罩子(照片來自LS Smally)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