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廣新聞網2008/05/24 16:00

浙江這塊越國後人的土地上,終於找到一把距今兩千三百多年前鑄造的「越王不光劍」,現已收藏在紹興市博物館。 這把青銅劍,長六十公分,寬五點二公分,劍首直徑四公分。劍體狹長,前鋒作兩度弧曲內斂成鋒,劍身呈柳葉形,兩側保持平衡,至劍體四分之三以後逐步收斂,線條規整,劍刃仍極鋒利。 這把寶劍並書有銘文字體,一邊是「越王越王」,另一邊是「不光不光」字樣,劍首同時環列十二字,錯金銀絲,裝飾性極強。 越王不光就是越王翳,越王勾踐第四代孫,在位長達三十六年,因此所鑄青銅劍較多。目前所知出土、有確切收藏地點的「越王不光劍」大約有七把。

一把青铜越王不光剑近日被绍兴博物馆收藏。这是绍兴首次出现的越王剑,浙江省文物专家委员会已鉴定其为真品,系国家一级文物。昨天上午,绍兴博物馆馆长刘侃对记者说,越王剑天下闻名,但可惜的是,此前在浙江这块越国后人的土地上,从来没有出土过一枚铸有铭文的越王剑。这把青铜越王不光剑是绍兴首次出现的越王剑。

青铜越王不光剑长60厘米,剑格宽5.2厘米,剑首直径4厘米。该剑剑体狭长,其前锋作两度弧曲内敛成锋,剑身呈柳叶形,两侧保持平衡,至剑体四分之三以后逐步收敛,线条规整,剑刃至今仍极锋利。剑格较薄,错金银鸟虫书,正背各有4字,重文二字,文互反,一边有"越王越王",另一边有"不光不光"字样;剑首环列12字,错金银丝,其中有重字,个别字尚被铜锈所盖,无法确认内容,装饰性极强。青铜剑整体保存基本完好,表面有一些铜锈,局部留有粗麻布印痕。这是一把为越国君王所铸的优质剑,它代表着当时铸剑水平,具有浓厚的越文化特色。

据介绍,这把青铜越王不光剑是上虞一位姓陈的先生收藏的,去年十月上旬,在绍兴博物馆组织的一次鉴宝活动中,陈先生将这把剑拿来鉴定,引起了绍兴市文物部门的重视。文物部门派人多次与陈先生接洽商谈后,陈先生同意将此剑交由文物部门收藏。1月14日上午,绍兴博物馆专程将青铜剑送到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组分别对此剑的形制、铭文、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研究,出具鉴定证书,确定此剑为"真品,国家一级文物,保存尚好。器主为越王不光(翳),剑首、剑格均错金银铭文,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越王不光即州句之子不扬,也就是越王翳,越王勾践第四代孙,其统治时期越国较为强盛。越王翳三十三年自琅琊迁都于吴(今苏州市)。在位36年,时间甚长,故所作青铜剑较多。据悉,目前知道有确切收藏地点的"越王不光剑"大约7把,总体上与这把"越王不光剑"风格接近。

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华东认为,"带有鸟篆铭文且与本剑类同的越王不光青铜剑,1979年在河南省淮阳县平粮台曾有出土,地点不详者也有发现,与史籍所载略合。然如此剑之修长,铭文又分别错以金银为饰者,实属珍贵。"

绍兴博物馆馆长刘侃说,遥想当年,吴越之地,列国纷争,兵戈不息,青铜剑铸造业也有长足发展,冶铸技术远远超过中原诸国。铸剑名师如欧冶子、干将、莫邪等不断涌现,他们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越王剑是多年来博物馆和文物部门梦寐以求的越国重器,可以直接充实我们的史迹陈列;越王剑高超的铸造技术充分体现了越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无论收藏还是陈列,能够提升馆藏文物质量和水平,打响博物馆品牌。故该剑回归故里,其意义非常重大。(周能兵 刘玲芳)

■ 新闻附件

其他越王不光剑情况简介

1."越王嗣旨不光剑",197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城西门外张家山战国墓,现藏荆州博物馆;

2."越王嗣旨不光剑",出土地点不详,上海博物馆征集;

3."越王嗣旨不光剑",近年新出土,地点不详,现为台湾高雄某氏收藏;

以上三把剑,不光尚在太子位,即属越王的法定继承人时所铸造,故称"嗣旨"。

4."越王不光剑",出土时间地点不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铭文"越王越王,不光不光",剑首环列12字,其中重文6字,不能通读。

5."越王不光剑"二把,1979年出土于河南省淮阳县平粮台,铭文错银,剑格正、背面各4字,重文2字,文互反,剑首环列12字,重文6字,淮阳县文化馆征集;1979年5月,淮阳县平粮台4号战国墓又出土一把,铭文错银,剑格正、背面各4字,重文2字,剑首环列9字,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6."越王不光剑",出土地点不详,原为刘体智旧藏,《善斋吉金录》称为"卯剑",铭文错银,剑格正、背面4字,剑首环列12字,现不知去向。(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xkuang326 的頭像
    rexkuang326

    REX 的《天空》

    rexkuang3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