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塞施密特-伯爾科-布洛姆(MBB)為德國聯邦國防部開發了這種CCV(隨控外形載具)飛機概念。其目的是開發和測試四餘度電子信號飛行控制系統,以及對高度不穩定飛機進行飛行測試,換句話說,飛機具有“人工”穩定性,即通過技術控制方法產生的穩定性。
F-104G具有高度先天縱向靜態穩定性,並且要使整個壓力中心移到重心之前,按計劃的20%平均空氣動力弦長移動,既需要可拋棄的尾部壓載物,也需要使用前置小翼。數位線傳飛行控制系統可以人為恢復穩定性。三重備援、自我監控制動器控制液壓執行器。 國防部提供了荷蘭福克公司(Fokker)製造的洛克希德F-104G星際戰鬥機(c/n 8100),序號23 + 91(後來重新編號為98 + 36),並進行了階段性修改。
首次試飛是在基本而穩定的F-104G外型下進行的,以校準空氣動力學感應器。接下來,添加了1,323磅(600公斤)的後壓載物,以將重心的往後移向空氣動力學中心。然後卸下後部的壓載物,並用前機身中的529磅(240公斤)壓載物取代,並在前機身單元中添加額外的燃料。
在1980年,增加了完整的F-104尾翼段,以將空氣動力學中心向前移動到重心,機身上的凸起部分容納了致動器。在這些情況下,飛機可以手動飛行。 不穩定的測試開始於在裝有前翼的飛機上安裝882磅(400公斤)的壓艙物,將重心移至空氣動力學中心的平均空氣動力弦長的10%處。通過拋棄鉛粒艉部壓艙物,可以重新穩定這種情況。通過添加全部1,455磅(660公斤)後部壓載物,然後重新計劃燃料使用量,可以達到高度不穩定的配置。
燃料被保存在翼端油箱中,以補充前方和主燃料室,以進行緊急重新穩定。 在1977年12月至1981年12月之間,MBB完成了超過120架次飛行。測試覆蓋了整個飛行包絡線。包含超音速 ,以中性、不穩定和高度不穩定的配置下。 MBB研究表明,人為的縱向和方向穩定性將使總阻力減少20%至30%,同時又增加總升力,相對於穩定的設計,戰鬥機起飛重量減輕了15%。
主動飛行控制的其他優點包括:直接舉升和側向力控制,以提高武器遞送的準確性;抑制顫動以消除飛行包絡限制;陣風衰減,使乘員更舒適;以及陣風和機動負載控制,以延長機體壽命。該計畫的測試結果已用於日後成為颱風的歐洲戰鬥機的概念和開發。
1984年計畫完成結束後,這架唯一的F-104G CCV驗證機就存放在柯布倫茲的國防工程樣本科技蒐藏中心(Wehrtechnische Studiensammlung Koblenz)陳展。
留言列表